近日,随吉木萨尔北庭100万千瓦+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全钒液流储能项目的规模化探索迎来新契机,为新能源领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悉,5月28日,三峡能源新疆吉木萨尔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新型储能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电站位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西北侧约11km处,北庭镇西北侧约6km处。该项目由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建设。

吉木萨尔北庭10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简称: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总投资达38亿元。项目运行后,年平均发电量约17.2亿千瓦时与传统火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60万吨。按照光伏系统25年的运行周期来计算,其减排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一年的排放量,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非凡。

三峡新能源吉木萨尔发电有限公司值班长陈超说“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面临着稳定性和消纳问题。全钒液流储能项目的建成,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推动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有助于加快全国储能产业的发展。”

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为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主要由电解液、电堆、热管理系统等构成,涵盖自用电系统、变流器等设施及配套辅助设施设备与建筑工程。其“全国之最”体现在两大关键指标:装机容量1000兆瓦,能源转化和供应能力强;储能规模100万千瓦时,储能时长5小时,单次最大储能量达100万千瓦时,相较国内多数几十兆瓦规模的同类型项目,在装机容量、储能规模与时长上均处领先。


三峡新能源吉木萨尔发电有限公司值班长陈超说“全钒液流储能技术有独特优势,稳定性强、寿命长。项目的成功建设,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还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像新疆这种新能源资源丰富地区,能更好利用太阳能、风能,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吉木萨尔县共规划新能源规模1000万千瓦,布局30个新能源建设用地地块,总面积约56万亩,目前已建成投用10个光伏项目,装机规模201万千瓦。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的建成,更为吉木萨尔县新能源发展增添亮色。

 

吉木萨尔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李大丁说“它极大提升了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新疆光照资源丰富,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发电不稳定,储能项目就像个‘电力蓄水池’,能把多余电能存起来,用电高峰再释放,让新能源发电更稳定,提高利用率,降低弃光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未来,凭借这个项目的示范效应,肯定会有更多绿色项目向这里聚集,助力我们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吉木萨尔县融媒体中心
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在吉木萨尔县建成
 

液流电池(Flow Battery)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它通过液体电解质的流动来存储电能。与传统的固态电池(如锂离子电池)不同,液流电池的能量存储组件(电解质)是分离的,通常储存在外部容器中,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电池单元循环。
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存在于液态电解质中的电池技术,电解液在电堆外部,在循环泵的推动下流经电堆,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国际上液流电池主要有全钒液流电池、锌溴电池、铁铬电池、多硫化钠溴电池4种技术路线。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目前产业链建设和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由功率单元(电堆),能量单元(电解液和电解液储罐),电解液输送单元(管路、阀、泵、传感器等辅助部件)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其中,电堆由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电极框、密封等材料构成。液流电池生产线包括(双极板,膜裁切,碳毡裁切,电堆堆叠组装)等。欢迎申请加入微信群。
另外欢迎加入通讯录:https://www.aibang360.com/contacts/100278100042
双极板 设备 材料 检测 加工 液流电池 质子膜 隔膜材料 电堆 电解液 激光设备 其他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