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中国民航局办公厅(综合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按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3〕1093号)工作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遴选工作。经项目单位申报、地方筛选、第三方评审、有关部门和地方复核、公开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了第二批示范项目清单,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指导项目单位扎实做好用地审批、规划许可、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示范项目建设。我委将统筹利用现有中央预算内投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建设。各地区要通过各类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二、强化全流程监督管理。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持续跟踪调度示范项目建设进展,按期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对于建设进展缓慢、成效不及预期的项目,要加强督促指导帮扶,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调整退出清单。根据我委调度和核查,将第一批示范项目清单中的第19项“基于纯氢燃气轮机创新的‘电—氢—电’新模式实证示范项目”(实施主体:国家电投集团北京重燃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退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三、扎实做好后续项目储备。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建立健全本地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项目储备库常态化更新机制,主动对接绿色低碳领域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摸排先进适用技术储备情况,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项目1:
100MW/400MWh铁基液流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一期)
主体: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先进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该项目是一个风光储一体化大型电站项目项目,采用自主创新的全溶性铁基液流电池技术、特异性铁离子螯合物分子技术、全对称电解液技术。主要建设100兆瓦/400兆瓦时铁 基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一期建设规模为50兆瓦/200兆瓦时。项目建成后,本期工程每年可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1亿千瓦时以上,电堆转换效率达85%。

项目采用巨安储能的铁基液流储能技术。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其国际首创自分层液流电池技术,以铁离子为电解液活性材料,开发的具有本征性安全、高能效(能量密度>30Wh/L、系统转换效率>80%),低成本(初始投资1.7元/Wh,大规模生产后目标成本1.2元/Wh)、长寿命(稳定运行达20000圈,长达20-25年)。
500MW/2000MWh构网型混合储能示范 项目
主体:新华(阿克 苏)能源投 资有限公司
构网型储能示范项目。项目采用储能电池和全钒液流液态电池混合储能技术,储能变流器采用构网型控制技术一体仓式设计。主要建设500兆瓦/2000兆瓦时储能电站,储能单元包括250兆瓦/1000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和250兆瓦/1000兆瓦时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建成后,可提供4小时电网调峰、调频服务,整体功率响应 时间小于5毫秒,可有效解决阿克苏电网调节性资源不足问题。
200MW/800MWh铁基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一期)
主体: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 司
先进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项目采用特异性铁离子螯合物分子技术、自分层液流 电池技术,具备高安全与低成本优势。主要建设200兆瓦/800兆瓦时铁基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一期建设规模为50兆瓦/100兆瓦时。项目建成后,本期工程每年可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1亿千瓦时,电堆转换效率达85%。
100MW/4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项目
主体:山东昭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先进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项目采用高浓度盐酸基液流电池生产技术、多孔离膜技术、电池材料全回收技术。主要建设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配套建设220千伏升压站。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2亿千瓦时以上,电堆转换效率达81%。
格里坪园区源网荷储协同示范项目
主体:四川攀枝花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零碳(近零碳)园区示范项目。项目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运 用“互联网+”新模式,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平衡能力。 主要建设55MW碲化镉和单晶硅光伏电站、110MWh全钒液流电池和电化学混 合储能电站,配套建设2座110千伏变电站、钒铬固废资源循环经济项目、能源 管理智慧平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825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约4万吨
